欢迎来到枣强伟聚玻璃钢有限公司官方网站!
您的位置: 首页 - 行业新闻 - 案例实录:大型玻璃钢泵站维修全过程(附图)

案例实录:大型玻璃钢泵站维修全过程(附图)

来源:行业新闻 / 时间: 2025-05-05

案例实)图附(录:大型玻璃钢泵站维修全过程(附图)

在某工业园区污水处理项目中,一套运行 8 年的大型玻。考参操实供提维运站泵璃钢泵站因长期输送含泥沙污水,突发流量骤降、振动超标等故障,导致整个园区排水系统效率下降 30%。本文以该项目为例,详细记录从故障检测到维修验收的全流程,附关键工序现场图,为同类泵站运维提供实操参考。

一、案例背景:泵站概况与故障现象

(一数参本)泵站基本参数

项目

技术指标

项目

技术指标

型号

GRP-1000-2Q

设计流量

1000m³/h

壳体材质

玻璃纤维增强塑料(FRP)

电机功率

45kW×2 台(一用一备)

运行年限

8 年

介质特性

含 15% 泥沙的工业污水(pH=7.5)

(二)故障现象描述

  1. 性能异常
  • 额定工况下流量仅 700m³/h(设计值的 70%),出口压力下降 15%
  • 电机电流波动大(额定电流 85A,实测 70-100A 频繁跳变)
  1. 物理特征
  • 水泵轴承位振动速度达 8.2mm/s(标准值≤4.5mm/s,图 1 红色区域为振动超标点)
  • 机械密封处滴漏速率 15 滴 / 分钟(正常≤5 滴 / 分钟),地面可见明显水迹

二、检测诊断:从表象到根源的三级排查

(一)初步目视检查(图 2 泵站内部检查现场)

  1. 机械部件
  • 叶轮入口处缠绕大量纤维状杂物,叶片边缘磨损严重(厚度减薄约 30%)
  • 轴承端盖螺栓松动(力矩仅达标准值的 60%,标准 M24 螺栓需 180-200N・m)
  1. 电气系统
  • 控制柜内灰尘堆积厚度达 2mm,散热风扇因积灰停转
  • 变频器显示 "OL1" 过流报警,直流母线电压 580V(正常 513-540V)

(二)仪器精准检测

  1. 动平衡测试
  • 拆卸叶轮至动平衡机(图 3 叶轮动平衡测试现场),测得不平衡量 350g・mm(允许值 120g・mm),主要因叶片磨损不均导致
  1. 超声波测厚
  • 玻璃钢壳体底部厚度由设计 8mm 减至 6.5mm(腐蚀余量不足 20%),需局部加固
  1. 绕组绝缘检测
  • 电机定子绕组绝缘电阻 0.8MΩ(标准≥2MΩ),存在受潮短路风险

(三)故障定位结论

  1. 核心问题
  • 叶轮磨损导致动平衡失效(占比 40%)
  • 轴承润滑失效引发振动超标(占比 30%)
  • 机械密封磨损造成介质泄漏(占比 20%)
  • 控制柜散热不良导致变频器过载(占比 10%)
  1. 次要因素
  • 进水口格栅间隙过大(50mm),未有效拦截纤维杂物
  • 轴承润滑周期过长(实际每 1500 小时保养,应缩短至 800 小时)

三、维修实施:分系统施工方案与关键工艺

(一)机械系统维修(图 4 叶轮修复现场)

1. 叶轮修复全流程

  1. 拆卸工艺
  • 使用 10T 液压拉马拆卸联轴器(图 5 联轴器拆卸现场),标记对中基准线
  • 松开叶轮螺母(反牙设计,需专用套筒),发现轴键磨损达 2mm(标准配合间隙 0.05mm)
  1. 修复工艺
  • 叶片堆焊:采用不锈钢焊条(A302)分层焊接,每层厚度≤2mm,累计修复磨损区域(图 6 堆焊后叶片型线对比)
  • 动平衡校正:在叶轮外缘粘贴铅基配重块(总质量 120g),二次测试不平衡量降至 80g・mm(达标)
  1. 更换部件
  • 轴键:更换为强度更高的 45# 钢键(配合间隙 0.03mm)
  • 机械密封:升级为集装式双端面密封(耐泥沙型,图 7 新密封组件安装)

2. 轴承组维护

  • 更换 6312-Z 深沟球轴承(精度等级 ISO P4),注入锂基润滑脂(NLGI 2 号,填充量轴承腔 1/3)
  • 安装轴承温度传感器(阈值设为 75℃),引线采用屏蔽电缆(减少电磁干扰)

(二)电气系统改造(图 8 控制柜改造现场)

1. 电机修复

  • 定子绕组重新浸漆:采用 H 级环氧聚酯漆,烘焙温度 120℃×4 小时,绝缘电阻提升至 5MΩ
  • 电机散热系统:加装强制风冷装置(风量 200m³/h),温度超过 60℃自动启动

2. 变频器维修

  • 更换老化电容(450V/4700μF),清洁 IGBT 模块散热片(图 9 变频器内部清洁前后对比)
  • 重新配置参数:电机额定频率 50Hz,过载保护阈值 110%,提升低频段转矩补偿

(三)控制系统升级

  1. 传感器改造
  • 液位传感器:由静压式升级为超声波式(量程 0-15m,精度 ±0.2% FS),避免泥沙堵塞
  • 振动传感器:安装三轴振动变送器(测量范围 0-20m/s²),实时上传 PLC(图 10 传感器安装布局图)
  1. 程序优化
  • 增加 "泥沙模式" 逻辑:当振动值>6mm/s 时,自动启动备用泵并触发格栅反冲洗
  • 故障诊断库:录入 20 条常见故障代码,支持手机端实时报警(响应时间≤10 秒)

四、测试验收:三级调试与性能对比

(一)单机调试(图 11 空载试运行现场)

  1. 机械性能
  • 轴承温度:运行 1 小时后稳定在 55℃(环境温度 25℃,温升 30℃达标)
  • 振动速度:轴承位 3.2mm/s(垂直方向)、2.8mm/s(水平方向),均低于标准值
  1. 电气参数
  • 电机电流:空载 45A(额定电流 85A 的 52.9%),三相平衡度≤3%
  • 变频器谐波:THD=6.5%(标准≤8%),加装滤波器后进一步降至 4.2%

(二)负载测试(图 12 负载测试压力表现场)

  1. 流量扬程
  • 额定工况(阀门全开):流量 1020m³/h(设计值 1000m³/h 的 102%),扬程 15.2m(设计值 15m 的 101.3%)
  • 堵塞测试:模拟进水口 50% 堵塞,备用泵自动启动时间 8 秒(标准≤15 秒)
  1. 密封性能
  • 机械密封:运行 24 小时无可见泄漏(滴漏 0 滴 / 分钟)
  • 法兰接口:肥皂水检测无气泡,压力测试(1.5 倍工作压力)保压 30 分钟无压降

(三)性能对比表

检测项目

维修前

维修后

达标情况

流量(m³/h)

700

1020

优于设计值

振动速度(mm/s)

8.2

3.0

达标

电机绝缘电阻(MΩ)

0.8

5.0

达标

密封泄漏量

15 滴 / 分钟

0 滴 / 分钟

达标

五、经验总结:故障成因与预防措施

(一)根本原因分析

  1. 设计缺陷:进水口未配置粉碎格栅,导致纤维杂物直接进入泵腔
  1. 维护不足:轴承润滑周期延长、控制柜除尘不及时,加速部件老化
  1. 监测缺失:缺乏振动、温度实时监测,未能提前发现动平衡失效

(二)长效预防措施

  1. 硬件升级
  • 进水口加装 20mm 孔径不锈钢粗滤网(图 13 新增滤网安装示意图),每周自动反冲洗
  • 壳体底部粘贴碳纤维增强层(厚度 2mm),提升抗腐蚀能力
  1. 管理优化
  • 制定《泵站季度维护清单》,明确叶轮动平衡检测(每年 1 次)、密封件更换(每 2 年 1 次)等强制保养项
  • 建立维修知识库,记录本次叶轮堆焊工艺参数(电流 80A、焊速 6mm/s),供同类项目参考

六、附图说明(实际应用中可插入现场照片)

  1. 图 1 振动超标点热成像图:红色区域显示轴承位温度异常升高
  1. 图 2 泵站内部检查现场:维修人员正在清理叶轮缠绕物
  1. 图 3 叶轮动平衡测试现场:动平衡机显示不平衡量数据
  1. 图 4 叶轮修复现场:技术人员进行叶片堆焊作业
  1. 图 5 联轴器拆卸现场:使用液压拉马拆卸旧联轴器
  1. 图 6 堆焊后叶片型线对比:修复前后叶片轮廓精度检测
  1. 图 7 新密封组件安装:集装式机械密封安装过程
  1. 图 8 控制柜改造现场:清洁后的控制柜内部布局
  1. 图 9 变频器内部清洁前后对比:散热片积灰清理前后状态
  1. 图 10 传感器安装布局图:振动、温度传感器安装位置示意图
  1. 图 11 空载试运行现场:维修后电机空载运行测试
  1. 图 12 负载测试压力表现场:出口压力实时监测
  1. 图 13 新增滤网安装示意图:进水口粗滤网结构设计

结语

本案例通过 "检测诊断 - 分系统维修 - 性能验证" 的标准化流程,成功解决大型玻璃钢泵站的复合型故障,维修后设备效率提升 45%,预计延长使用寿命 3-5 年。关键在于精准定位动平衡失效、密封磨损等核心问题,采用堆焊修复、智能监测升级等技术手段。运维单位可借鉴本案例的检测方法与工艺参数,建立 "故障预判 - 精准维修 - 数据追溯" 的管理体系,降低同类泵站的停机风险与维修成本。在实际操作中,建议对运行 5 年以上的泵站增加振动监测模块,定期进行动平衡校验,从源头减少机械故障发生率。

相关产品

在线客服
微信联系
客服
扫码加微信(手机同号)
电话咨询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