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枣强伟聚玻璃钢有限公司官方网站!
您的位置: 首页 - 公司动态 - 【新疆案例】某大型污水厂玻璃钢生化池整体翻新纪实

【新疆案例】某大型污水厂玻璃钢生化池整体翻新纪实

来源:公司动态 / 时间: 2025-10-05

【新疆案例】某大型污水厂玻璃钢生化池整体翻新纪实

新疆某大型壁内:题污水厂(日处理量 15 万立方米)的 2 座 1000 立方米玻璃钢生化池,是污水处理系统的核心反应单元,已连续运行 12 年。长期处于高盐碱污水浸泡、强紫外线暴晒、昼夜温差冲击的环境中,生化池出现严重老化问题:内壁防腐层大面积剥落、池体表。例案操实的制面粉化开裂、进出水接口渗漏,不仅导致污水处理效率下降 15%,还存在污水外溢污染风险。2023 年,该厂启动生化池整体翻新工程,采用适配新疆环境的专用材料与工艺,历经 45 天完成翻新,目前已稳定运行 1 年,各项指标恢复设计标准,为新疆同类污水厂设备翻新提供了可复制的实操案例。

此次翻新并非简单修补,而是基于新疆环境特性的系统性改造。前期通过第三方检测,明确生化池主要问题:内壁防腐层脱落面积达 6 - 复修构结 -0%,露出的玻璃纤维已被高盐碱污水腐蚀;池体顶部因紫外线老化,树脂粉化深度达 2mm;4 处进出水接口因温差应力出现裂纹,渗漏量超 0.5 立方米 / 天。针对这些问题,项目团队摒弃传统 “局部补修” 模式,制定 “整体清理 - 结构修复 - 防腐强化 - 防老化防护” 的全流程翻新方案,确保翻新后能适配新疆恶劣环境长期运行。

通过记录此次翻新的关键环节、材料选择、工艺细节与验收效果,既能为新疆地区污水厂玻璃钢设备翻新提供实操参考,也能让更多用户了解适配极端环境的翻新技术要点,避免因方案不当导致翻新后短期内再次出现问题,真正实现 “翻新一次、长效耐用” 的目标。

玻璃钢维修:翻新前的问题诊断与方案制定

项目团队首先开展全面检测,精准定位生化池老化损伤程度,为方案制定提供依据。用超声波测厚仪检测池体壁厚,发现腐蚀严重区域壁厚已从初始 18mm 减至 12mm,低于安全标准;用附着力测试仪检测防腐层,脱落区域的附着力值仅 0.3MPa,远低于合格值 1.5MPa;对进出水接口进行水压测试,发现接口裂纹导致压力 1 小时内下降 0.08MPa,确认渗漏位置与程度。同时,采集池内污水样本分析,其氯离子浓度达 900mg/L、硫酸根离子 600mg/L,明确高盐碱是加速损伤的核心诱因。

结合新疆环境特点,项目团队制定针对性翻新方案,重点解决 “防腐、抗紫外线、抗温差” 三大核心问题。防腐方面,选用耐盐碱的乙烯基酯树脂作为基础材料,搭配无碱玻璃纤维布构建复合防腐层;抗紫外线方面,顶部及向阳面额外涂刷氟碳抗紫外线涂料;抗温差方面,在接口处加装弹性缓冲层,吸收温差应力。方案还考虑新疆施工窗口期,选择春秋季(4-5 月)施工,避开夏季高温与冬季严寒,确保材料固化质量,同时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,将总工期控制在 45 天,减少对污水厂正常运行的影响。

方案通过多轮论证,确保适配新疆实际工况。邀请玻璃钢行业专家、新疆本地环保工程师对方案评审,重点验证材料在高盐碱、强紫外线环境下的耐久性;参考新疆同类项目经验,调整防腐层厚度(从常规 3mm 增至 5mm)、接口缓冲层材质(选用耐低温硅橡胶);针对新疆风沙多的特点,在施工区域搭建临时防风棚,避免风沙影响施工质量,最终形成科学可行的落地方案。

第一阶段:旧层清理与基材修复 —— 筑牢翻新基础

翻新首步是彻底清理老化层与腐蚀残留物,为后续修复创造良好基材条件。项目团队先用高压水枪(水压 5MPa)对生化池内壁、顶部、接口进行全面冲洗,去除表面粉化树脂、盐碱污垢与泥沙;对内壁大面积脱落的防腐层,用角磨机(安装 120 目砂轮片)轻轻打磨,去除残留的疏松玻璃纤维,直至露出完整、坚实的基材表面,打磨时控制力度,避免过度损伤基材;对池底沉积的污泥,用吸污泵抽至污泥处理系统,再用人工清理残留污泥,确保池内无任何杂物,为后续施工扫清障碍。

针对基材损伤区域,进行结构修复,恢复生化池承载与密封性能。对壁厚不足的腐蚀区域,采用 “树脂 + 玻璃纤维短切毡” 制作修补腻子,分层涂抹至设计壁厚(18mm),每层涂抹后用刮板压实,确保无气泡,固化时间控制在 8 小时 / 层,避免因固化过快产生内应力;对池体表面的裂纹,先在裂纹两端钻止裂孔(直径 3mm),再用砂轮沿裂纹打磨出 V 型槽,填入修补腻子后铺贴 2 层玻璃纤维布,增强裂纹区域强度;对进出水接口的裂纹,拆卸老化密封件,清理接口缝隙后,用弹性密封胶填充,再用不锈钢抱箍加固,防止后续施工中接口渗漏。

清理与修复后进行基材验收,确保符合翻新标准。检查基材表面平整度,误差控制在 3mm 以内,无明显凹陷、凸起;用附着力测试仪检测修复区域,附着力值需≥1.8MPa;向池内注入清水至 1/3 高度,保压 24 小时,观察无渗漏,确认基材修复合格,方可进入下一阶段施工,这一步为后续防腐层施工筑牢了关键基础。

第二阶段:防腐层重建与抗紫外线强化 —— 适配新疆环境

防腐层重建是此次翻新的核心环节,项目团队采用 “多层复合结构”,确保能抵御新疆高盐碱污水侵蚀。第一层涂刷环氧底胶(添加硅烷偶联剂),干膜厚度 80μm,增强与基材的黏结力,底胶中额外加入 5% 的耐盐碱助剂,提升抗污水腐蚀能力;待底胶固化后,铺贴 3 层无碱玻璃纤维布,每层布用乙烯基酯树脂充分浸润,用辊筒压实排除空气,确保布与树脂紧密结合,每层干膜厚度控制在 1.5mm,总防腐层厚度达 5mm,比原设计增厚 2mm,增强防腐耐久性;最后涂刷 2 层面漆(改性乙烯基酯树脂),干膜厚度 100μm / 层,表面打磨平整,确保无针孔、流挂。

针对新疆强紫外线特点,对生化池顶部及向阳面进行专项抗紫外线强化,防止后期老化。在顶部防腐层基础上,额外涂刷 2 层氟碳抗紫外线涂料,干膜厚度 120μm,该涂料能反射 85% 以上的紫外线,抗老化等级达 5 级(最高级),在新疆强日照环境下可保持 8 年以上无明显老化;向阳面的进出水管道、检修口周边,缠绕抗紫外线玻璃纤维带(宽度 10cm),用氟碳涂料浸润固化,形成局部强化防护,避免这些易老化部位成为 “薄弱点”。

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环境参数,适配新疆干旱低湿度条件。新疆春季空气相对湿度常低于 30%,为防止树脂干缩过快产生裂纹,项目团队在施工区域设置喷雾增湿装置,将湿度控制在 40%-50%;同时监测环境温度,确保施工温度在 15-25℃之间,低于 10℃时启用加热设备升温,高于 30℃时避开中午高温时段施工,保障树脂正常固化,避免因环境因素影响防腐层质量。

第三阶段:接口密封与抗温差处理 —— 解决新疆温差痛点

生化池进出水接口是温差应力集中部位,也是传统翻新易忽视的环节,此次项目团队进行专项密封与抗温差改造。更换所有接口的密封垫片,选用耐低温、耐盐碱的氟橡胶垫片,垫片厚度从 3mm 增至 5mm,增强弹性与密封性;在接口法兰外侧包裹 10mm 厚的硅橡胶缓冲层,缓冲层能吸收 - 35℃至 40℃温差产生的应力,避免接口因热胀冷缩再次出现裂纹;最后用不锈钢螺栓按对角顺序紧固法兰,力矩控制在 35N・m,并用防锈漆涂刷螺栓,防止螺栓被高盐碱水汽腐蚀。

对生化池池体转角、池壁与池底交接处等易产生温差应力的部位,进行强化处理。在这些部位额外铺贴 1 层玻璃纤维布,布的宽度 20cm,与池体表面形成 45° 角,增强抗应力能力;涂刷一层弹性环氧胶(厚度 50μm),该胶延伸率达 300%,能有效缓冲温差导致的池体收缩与膨胀,避免转角处出现新的裂纹;同时,在池体外部沿高度方向每 2 米设置一道金属胀缩节,进一步补偿温差产生的变形,从结构上解决新疆温差应力问题。

接口与应力部位处理完成后,进行专项测试验证效果。对进出水接口进行水压测试(压力 1.2 倍设计压力),保压 30 分钟无渗漏;对池体进行温差循环测试,通过加热与冷却设备,模拟新疆昼夜温差(-15℃至 40℃),循环 10 次后检查接口与转角处,无裂纹、无渗漏,确认抗温差处理合格,确保翻新后能适配新疆极端温差环境。

翻新后的验收与运行效果:数据见证成效

翻新工程完成后,项目团队联合第三方机构开展全面验收,确保各项指标达标。外观验收防腐层表面平整光滑,颜色均匀,无气泡、针孔、裂纹,抗紫外线涂层无流挂、剥落;性能验收:对防腐层进行附着力测试,平均值达 2.2MPa,远超合格值 1.5MPa;耐盐碱测试:将防腐层样板浸泡在与池内污水成分一致的溶液中,30 天后无腐蚀、无鼓泡,强度保留率达 95%;整体功能验收:向生化池注入污水至设计液位,连续运行 30 天,污水处理效率恢复至设计值(COD 去除率 85%、氨氮去除率 80%),接口无渗漏,池体无变形,确认翻新工程合格。

截至 2024 年,翻新后的生化池已稳定运行 1 年,各项监测数据显示效果显著。日常巡检中,防腐层表面无粉化、无脱落,顶部抗紫外线涂层颜色无明显变化;每月水质监测数据显示,污水处理效率稳定在设计标准以上,未出现因池体问题导致的效率波动;冬季极端低温(-32℃)时,接口与池体转角处无裂纹,夏季高温(42℃)时,防腐层无软化现象,充分证明此次翻新完全适配新疆环境,达到了 “长效耐用” 的目标。

案例总结:新疆污水厂玻璃钢设备翻新的关键经验

此次翻新案例表明,新疆污水厂玻璃钢设备翻新需 “环境适配优先”,不能照搬内地方案。材料选择上,必须优先选用耐盐碱、抗紫外线、抗温差的专用材料,如乙烯基酯树脂、氟碳抗紫外线涂料、氟橡胶垫片,避免普通材料在新疆环境下快速老化;工艺设计上,需针对风沙、干旱、温差等特点调整,如增湿控温、强化接口缓冲、局部抗紫外线处理,确保施工质量与长期稳定性。

“全流程管控” 是确保翻新效果的关键,从前期检测到后期验收,每个环节都不能忽视。前期需通过专业检测明确问题根源,避免盲目翻新;施工中严格控制环境参数、材料用量、固化时间,确保每道工序达标;验收时不仅要检查外观与常规性能,还需进行环境适配性测试(如耐盐碱、抗温差),确保翻新后能真正适配新疆环境长期运行。

本地化服务与技术支持能提升翻新效率与效果。此次项目团队联合新疆本地玻璃钢企业,利用其备件储备充足、熟悉本地环境的优势,解决了施工中材料补充、设备调配的难题;本地技术人员能快速响应施工中的环境适配问题,如临时调整增湿方案、应对突发风沙天气,避免因外地团队不熟悉本地情况导致的工期延误或质量问题,这一经验也适用于新疆其他污水厂设备翻新项目。

该大型污水厂玻璃钢生化池的翻新案例,用详实的施工细节、科学的材料选择、显著的运行效果,证明了只要方案适配新疆环境、工艺把控到位,老旧玻璃钢设备完全能恢复性能并长期稳定运行。这不仅为新疆地区污水厂玻璃钢设备翻新提供了实操模板,也为极端环境下玻璃钢设备的运维与改造提供了重要参考,助力新疆污水处理行业提升设备使用寿命与运行效率,为当地水环境治理提供更坚实的保障。

相关产品

在线客服
微信联系
客服
扫码加微信(手机同号)
电话咨询
返回顶部